不少香港人也有自己的太古故事,今年62歲的高景富,自1960年代居住於西灣河太樂樓,三代同堂一起居住於九樓一個450平方呎的單位。他十多歲的時候,便跟隨祖父及父親加入太古船塢,他笑言:「我們家三代都在這裏工作,爺爺及爸爸是這裏的工程師,我們四兄弟也投身學徒行列,繼承父業……太古養活了我們一家人。」
在太古船塢工作,月薪港幣300元說多不多,但太古提供的不單是金錢上的支持。那時候,太古船塢的工人都住在附近,左鄰右舍也在太古上班,同事就是鄰居,形成一個緊密的社區網。
數十年過去,高景富仍記得當年的生活點滴,尤其是每天迎接父親下班的時刻,以及父親每晚帶回家中的那份公司三文治。「那是高級職員加班後才能享用的茶餐,父親每次都會留起帶回家。我總喜歡搶先其他兄弟接過那份三文治。」
他憶起當年在太樂樓玩樂的日子,在走廊玩兵捉賊、到福利會茶樓吃「錦鹵雲吞」、三個人買一張電影票看《金菩薩》等,「我最喜歡福利會的游泳池,我在那裏學會游泳。還記得有一次,我們幾兄弟和姐姐去游泳,我一時貪玩到池邊跳水,最後還差點遇溺!」
福利會的游泳池。
從當初加入太古,到後來成為香港聯合船塢工程部總經理,並於2018年退休,高景富在太古經歷了數十載,見證當中不少變遷:原本的船塢員工宿舍變成了康怡花園,戲院和足球場被清拆,鄰居陸續搬到九龍和新界屯門……經過了這麼多年,雖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,但高景富仍相當懷念兒時的鄰里生活,所以現在他十分期待數月一次與舊鄰居及同事的茶聚,重溫昔日情懷。